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退税政策影响有限,最大铜管出口商海亮股份加速出海

2024-11-20来源:蓝鲸新闻编辑:瑞雪

相比于国内,海外市场有着更大的利润空间,2016年前后海亮股份开始频繁收购进行资本运作,布局产能出海建设。2020年,海亮创始人冯海良“退休”,在职业经理人的辅助下二代接班的意图逐渐显现。去年2月,海亮股份经历了管理层大换血,冯海良之子冯橹铭出任海亮股份总经理。之后,海亮股份继续扩大出海业务建设的同时,以锂电铜箔作为切入点持续加码新能源。

毛利率仅5%,海亮调整策略应对退税政策

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

事后,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应,立中集团表示公司涉及出口退税的产品不在政策的调整名录中,但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或将扩大国内外铝价价差,若海外铝价高于国内铝价,或将提升公司出口产品的盈利能力。LED显示产业公司雷曼光电则是提及将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

相比之下,作为国内最大铜管出口商的海亮股份则要受到更多的牵扯。目前,海亮股份的业务包括铜管、铜棒、铜箔、铜管接件、导体材料、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今年前三季度,海亮股份收入规模约为680亿元,扣非净利润约是6.79亿元,加上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全部归母净利润约为8.79亿元。

海亮股份的业务以“原材料价格+加工费”作为销售定价模式,今年年内铜价大幅上涨,带动海亮股份铜加工行业收入大涨17.49%,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8.23%,其中仅铜管单一产品收入即超过248亿元,占海亮股份收入的56.49%。

在海亮股份这种“赚取加工费”的盈利模式下,公司铜加工行业毛利率大约只有5.06%。其中国内的铜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年内作为原材料的铜价上涨,并不掌握矿山资源的海亮股份也一定程度被挤压了利润空间。上半年,海亮股份境内市场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低至4.18%,同期境外市场毛利率降幅较小,毛利率维持在6.56%。

近几年海亮股份积极布局出海,上半年,海亮股份境外销售收入增长21.02%,达到164.64亿元,境外销售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不断提高。

浙商证券研报中提到,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将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在产品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毛利下降,同时出口退税款的减少也会增加企业现金流压力。浙商证券认为,利润率较高、经营能力较强的出口企业受出口退税调整影响或较为有限,但长期以来未能实现自主盈利的出口企业或面临出清风险。

海亮股份回应中表示,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公司铜管产品出口,不过公司产品出口90%以上都是以进料加工的方式展开,在进料加工业务模式下,计税仅以加工费为税基,公司受退税调整影响很小。新政出台后,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自2024年11月18日开始,海亮股份所有产品出口调整为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方式。

不只此次退税政策的调整,海亮股份一直受到海外税收的影响,这也是公司多地布局产能的重要原因,今年4月海亮股份公告投建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在9月份的机构交流会上,海亮股份曾经提到,公司各基地的产品会受到不同国家间关税的影响,这也是公司建设摩洛哥基地的原因之一。

目前,海亮股份在全球设有23个生产基地,在海外9个国家拥有12个基地,海外基地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尼、摩洛哥等国。海亮股份海外铜管产能占中国企业在海外铜管产能约三分之二,公司认为其海外产能远超同行,退税政策的调整下,会显著提升公司在海外基地生产产品的竞争力。

加速扩张,海亮教育股价暴涨造就“8分钟”的世界首富

截至到三季报时,海亮集团持有海亮股份29.24%的股份,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海亮集团实控人冯海良同时也是海亮股份实控人,冯海良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合计控制上市公司32.23%的股份。

1985年,冯海良就开始倒腾铜材,并逐步建立铜材厂,也就是如今海亮集团的前身。之后随着国内空调市场需求爆发,作为空调配件的铜管需求持续扩大,海亮一跃成为中国铜管销量第一的民营企业。

海亮集团是行业最早展开全球化布局的企业。2008年海亮股份登陆深交所,当年公司几乎全部收入来自铜加工行业,同时海亮股份有超过52.97亿元的收入来自境外销售,占公司全部收入比例接近7成。

除了海亮股份之外,冯海良的海亮集团还把手伸到了房地产、教育、小额贷等行业,2015年海亮教育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后来在2017年7月的一个交易日,海亮教育股价异动,瞬间暴涨2万倍,后有分析认为是交易员输错了数字导致的乌龙,不过冯海良也因此短暂做了8分钟的“世界首富”。

2016年冯海良逐步削减“副业”,继续聚焦铜业业务的发展。这一年,海亮集团完成董事长的更替,曹建国接替冯海良的姐姐冯亚丽成为海亮股份董事长,在此之前曹建国已经在海亮任职16年之久,从集团副总、总经理直到海亮集团董事长。

同年,冯海良之子冯橹铭进入海亮股份担任董事。2016年前后,海亮股份开始了频繁的动作,排名第二的海亮股份曾筹划近33亿并购国内铜管行业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金龙股份,在次年由于金龙股份方存在短期无法解决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而终止了这一方案,但同时海亮股份又开始了接连的海外并购。

2016年,海亮股份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空调制冷和水暖批发行业的领军企业JMF。同年,海亮股份以8625万欧元收购了诺而达集团旗下位于中国、泰国等地的三家子公司,诺而达旗下有历史悠久的奥托昆普铜材公司。2019年,海亮股份又以1.19亿欧元的价格取得了德国Menden工厂铜管业务和铜管业务相关的资产,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总之,在不断的收购等资本运作之下,海亮股份的收入规模在2016年后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收入规模达到756亿元。

功成身退,二代接班加速出海

冯海良生于1960年,如今已是64岁的年纪,在四年前的2020年年中,60岁的冯海良卸任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海亮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进行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冯海良居于幕后掌握着海亮集团的航向,同时冯海良培养了20年之久的职业经理人曹建国继续向前,成为海亮集团新的董事局主席。创二代的接班逐渐开始显现。

直到三年后,2023年海亮股份进行了管理层大换血,冯橹铭成为上市公司新的总经理,同时,海亮股份修改公司章程,将以往“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条款修改为“总经理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而曹建国依旧为二代保驾护航,接替冯海良的妻弟朱张泉成为海亮股份董事长。

二代逐渐登上舞台后,继续加速海亮股份的出海战略,同时开始布局新能源行业,相比于微利的铜管加工业务,新能源的风口似乎有着更大的逐利空间。早在2021年,海亮股份以锂电铜箔作为切入点进入新能源铜基材料领域,去年海亮集团引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和工融金投进行战略投资,加码新能源领域。

2023年2月管理层换血之后,首份投资计划就是海亮股份与全资子公司香港海亮共同出资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控股子公司印尼海亮,斥资59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

据了解,海亮股份的印尼铜箔项目是国内铜箔加工企业唯一海外项目,目前已试生产,明年将实现批量生产供货。海亮股份的目标是在202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企业。海亮股份认为,退税政策的调整将极大的提高印尼铜箔基地的战略地位与海外竞争力。

不过目前,海亮股份的铜箔业务还有待成长。今年上半年,海亮股份铜箔业务收入约为10.25亿元,尚无法覆盖其成本,该业务毛利率为-10.54%,不过相较于2023年的-24.17%,已经有大幅收窄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