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淘宝悄然推出了一项名为“去谈价”的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在结算页面直接与商家沟通,尝试获取优惠或赠品。这一功能源自天猫618期间的“天猫AI讲价小助手”,当用户看到结算页面的“去谈价”按钮时,点击即可进入与商家的聊天界面,由AI或人工客服协助完成议价。
讨价还价这一古老的交易方式,曾是淘宝早期的标配。在电商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淘宝网以C2C交易为主,买卖双方常通过议价完成交易。直至2009年前后,淘宝卖家若想进行促销,常常会在店铺或商品详情页注明:“买前旺旺联系手动改价格”,买家看到信息后,会与卖家通过旺旺进行一对一沟通,最终达成交易。
然而,随着淘宝的发展,尤其是历经多次双11大促的洗礼,促销方式已变得多样且成熟,消费者也习惯了“一口价”的交易模式。那么,淘宝为何重拾这一早已被淘汰的功能呢?这或许与当前电商行业的内卷环境有关。在全网最低价的风潮过后,电商平台间的竞争依然激烈,淘宝试图通过“去谈价”功能,将低价意愿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减轻自身的压力。
理想状态下,“去谈价”功能能够搭建起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直接沟通桥梁,使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有机会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而商家则能在能力范围内让渡部分利润,以换取更大的销量。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在成熟的B2C电商平台上,讨价还价不仅增加了商家的沟通成本和买家的决策成本,还与主流的购物流程设计理念相悖。
知名商业顾问刘润指出,在信息高度对称的电商平台上,讨价还价只是一种“伪降价”,无法带来真正便宜的商品,只能给消费者一种“便宜感”的错觉。实际上,“去谈价”功能不仅无法带来真正的“便宜感”,反而可能产生反效果。该功能允许部分用户用时间换取优惠,但对于时间成本较高或对价格不太敏感的用户来说,这一功能暗示了该商品存在议价空间,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价格预期,导致他们可能因担心吃亏而放弃购买。
消费心理学告诉我们,消费者追求的不仅是便宜的商品,更是“便宜感”。然而,在“去谈价”功能下,商品的降价空间被明示,导致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发生变化,价格锚点消失。这不仅可能劝退潜在买家,还可能导致获得优惠的买家也无法感受到“便宜感”。线上沟通的高透明度也注定了商家只能提供标准化的优惠方案,而非个性化的特殊折扣。
“去谈价”功能还延长了消费者的决策时间和链路,与电商平台在购物流程设计上的整体思路不符。在供给极度丰沛的今天,电商平台致力于通过简化流程、降低门槛来激发用户的购买欲。然而,线上谈价却会消磨用户的购物热情,降低转化率。该功能还增加了商家客服的工作量,即使商家不接受议价,也不得不应对来自买家的问询。如果商家迎合该功能推出优惠,这些优惠也会迅速被公开,导致“去谈价”失去意义,同时增加客服压力和投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