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短剧市场新趋势:免费APP崛起,原创内容成竞争核心

2025-04-16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短剧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根据河马剧场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该平台用户数量实现了惊人的10倍增长,月活跃用户数一举突破了6000万大关,单月广告收入更是成功迈过亿元门槛。这一连串的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短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DataEye短剧观察团队近日与点众科技副总裁、河马剧场负责人张翔宇进行了深度对话。张翔宇不仅分享了河马剧场在产品运营方面的独到见解,还就短剧市场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以及内容生态等热门话题,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分析。

在谈到短剧的商业模式时,张翔宇指出,当前短剧市场主要存在四种盈利方式:IAP点播模式、IAA广告模式、会员订阅制以及APP模式。由于短剧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户的付费观看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免费APP模式凭借其对用户消费偏好的精准把握,有望成为短剧市场未来的主流方向,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扩大。

在内容层面,张翔宇表示,短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题材变革。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短剧题材将逐渐覆盖全品类,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他强调,与其盲目追求小众题材,不如深入挖掘目标用户群体的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题材创新。

张翔宇还谈到了IP改编在短剧市场中的地位。他指出,随着短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小说IP改编短剧的占比将逐渐降低。为了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纯原创剧本模式,减少对小说IP的依赖,将成为短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对话中,张翔宇还分享了河马剧场在产品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他表示,河马剧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短剧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平台在资源投入上的大手笔。从流量投放、内容制作到运营策略制定,河马剧场在每一个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从而实现了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在谈到河马剧场的内容储备时,张翔宇透露,目前平台存量短剧已超过1万部,每天还会更新数十部新剧。这些短剧多数是通过与行业合作获取版权,因为单个平台的生产能力有限,通过合作可以迅速扩大内容储备。

在筹备APP项目时,张翔宇表示,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竞品研究。虽然当时短剧行业免费APP的竞品并不多,但团队看好短剧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小程序在承接用户长期看剧需求方面存在劣势,因此决定打造独立APP来承接用户需求。

在谈到行业竞争时,张翔宇表示,现在决心下场的玩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APP是他们选择的方向。河马剧场将好好研究每一个玩家的策略和打法,希望能够在市场上实现差异化竞争,以减轻运营成本压力。

在打造差异化优势方面,张翔宇指出,河马剧场将从内容层面和用户需求延伸两个方向入手。在内容层面,河马剧场将在全品类的基础上,深挖并做强部分特色品类,服务好对应的核心用户群体。在用户需求延伸方面,河马剧场将挖掘短剧用户在观剧之外的潜在诉求,如参与剧本创作等。

在选择首发剧时,张翔宇表示,短剧首发合作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河马剧场会深入分析存量用户喜欢的剧目类型和题材,并基于新用户群体拓展的考量,挑选契合目标人群喜好的题材剧目作为首发剧。

最后,在谈到长视频平台涉足短剧领域的现象时,张翔宇表示,这是短剧行业发展的好事。他相信,随着更多产品和公司的入局,短剧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同时,他也指出了短剧行业面临的挑战,如内容壁垒、产研投入壁垒以及资金壁垒等。他强调,精品化是短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更新题材、推进精品化,可以吸引更多非下沉市场的用户群体,扩大短剧受众版图。

对于互动剧的发展,张翔宇表示,短期内河马剧场没有布局互动剧的打算。他认为,相较于常规短剧,互动剧制作成本更高,且受众群体不够广泛。就目前来看,市场对强互动内容的需求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在谈到小众题材短剧时,张翔宇指出,如今很难再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小众题材了。随着各大平台的发力,曾经被视作小众的悬疑、末世、脑洞类题材在短剧行业迅速走红。他建议,与其执着挖掘小众题材,不如深入研究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题材创新。

对于短剧IP改编,张翔宇认为,IP加持对短剧来说确实是一项优势,但也存在风险。他强调,短剧IP改编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内容创作者的能力以及能否按照短剧的叙事结构进行高质量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