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餐饮SaaS行业正面临大考,如何破解高竞争压力下的发展难题?

2024-12-04来源:蓝鲸新闻编辑:瑞雪

文|筷玩思维 王颖丽

餐饮市场经历疫情3年的考验后,在2023年陆续得到了复苏,但同样也迎来新一时期的挑战。即将过去的2024年,许多餐饮企业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好过。

消费市场低迷、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导致餐饮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红利经济转向效率经济。同时,餐企们对于数字化系统的投入也就更精打细算,要求也更高了——不仅要有效帮助开源节流、提升效率,还要有价格优势。

压力自然就传导到了餐饮SaaS企业这里。

单看近三年,多个明星SaaS企业陆续折戟、光环不在,众多餐饮SaaS公司都面临亏损、增长乏力的情况。再从餐饮SaaS的发展阶段来看,美团、阿里系平台下场深度参与,这大大加快了行业整合,整个餐饮SaaS加速逼近行业发展极限点,资源和市场向头部企业靠拢,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恶劣。

SaaS的未来看不清、不知如何走出困境,这成了当下很多餐饮SaaS赛道创业者、下游合作伙伴和餐饮企业用户都在关心与思考的问题。

困境意味着机遇,难解的问题出现意味着一场大考即将到来,能够洞悉答案者,其实已经在回顾过整个行业发展历程后发现问题并开始行动了。

中国餐饮SaaS十多年潮起潮落,产业价值在曲线上升

如果从2012年第一批新兴的餐饮SaaS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作为中国餐饮SaaS开端的话,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十二年的时间。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十二年并不算长,但因为SaaS属于科技行业,发展速度相对更快,在短短十多年间就能经历一波S型曲线。

2015年作为曲线的起点,被称作是中国SaaS元年,当时在美国(SaaS的诞生地)已经有成熟的餐饮SaaS公司,如全球SaaS鼻祖Salesforce、电商SaaS领袖Shopify,这些SaaS公司已经形成多头竞争、争相上市融资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SaaS一现身就头顶着光环被资本追逐、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

这一增长期从2015年持续到2020年,2020年全年SaaS融资约550例,融资额近610亿元,而这五年也是餐饮SaaS高速增长的黄金五年,各路创业者纷纷涌入,其中的佼佼者自立门派、融资事件接踵而至,有的厂商甚至一路狂奔到了上市阶段。

这自然引起互联网大厂的虎视眈眈。2018年到2019年,美团、阿里也开始下场抢滩,投资加注、收购股权、整体收购现有厂商......餐饮SaaS行业里的头部企业还没有进行充分“火拼”,就进入到被整合阶段:美团全资收购屏芯科技、阿里通过口碑投资美味不用等以及全资收购客如云等。

紧接着,美团、阿里以自建收银系统的方式深度下场,美团自建“美团收银”,阿里自建智能POS和秒付等产品,再加上紧贴腾讯生态的“微盟”快速崛起,大量传统餐饮软件、小型的SaaS企业扛不住大厂的压力,一步步收缩并最终出局。

同时,一些专业的垂直于餐饮的SaaS厂商则突破围追堵截坚持下来,其中如哗啦啦、天财商龙、奥琦玮等,这些企业率先在连锁餐饮市场(特别是头部大型连锁中餐、快餐、茶饮等业态)构筑起一体化SaaS服务商的领先地位。

上述这些厂商有一个共性,就是成立时间早、深耕行业多年、与客户的关系密切,比如天财商龙诞生于1998年,从收款机起家,其基本见证了中国餐饮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

然而,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却成为黑天鹅事件、打破了这个惯性——餐饮市场首先遭遇寒冬,现存餐饮SaaS企业增速开始明显下降,行业开始走向拐点。

在这个关键时期,餐饮SaaS厂商的现金流状况成为存活与否的关键。

2020年到2023年,经过疫情的洗礼和市场重整后,餐饮SaaS的行业局面有了改变。在中小餐饮企业市场,美团和阿里本地生活建立起第一、第二的位置和市场份额,小厂商、新生力量越来越难冒头或独立发展。同时,那些有着多年积累的专业垂直餐饮SaaS厂商仍在谋求机遇,仍有不可撼动的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基于此与互联网大厂分庭抗礼。

而它们也成为了引领中国餐饮SaaS行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擅于服务头部大型连锁餐饮,特别在餐饮百强企业中优势突出、口碑好,也是新锐餐饮品牌发展壮大后更换数智化系统时的首选服务商。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从2023年到2024年短短一年时间,独立厂商群体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就是哗啦啦陷入资金困局,直接影响了数十万商户的提现交易,同时还波及到了和其相关的天财商龙的提现渠道。

这个行业大事件最终被化解,是因为作为实力仅存的头部独立餐饮SaaS厂商之一,天财商龙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开展自救,在斥巨资收回在哗啦啦的股权、成为独立的主体后,天财商龙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所服务商户的资金安全。

一轮一轮的挑战、一次又一次的压力,这是对餐饮SaaS厂商们的综合大考,考的是行业前瞻性、资金链通畅度、技术支撑实力等等,但最终还是对客户的长期责任: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通过专业的咨询和解决方案、卓越的产品和用户体验、一流的服务和全员运营,以此来助力餐饮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

为客户提供价值高者,才能活到最后

在SaaS领域,责任感的具象体现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这个价值也是SaaS本身的价值,而再次折射到SaaS公司的指标上,就是屡次被行业谈及的关键留存率指标NDR。

因为SaaS本质上就是替客户转移了定制化开发成本、转为了长期订阅续费。所以,SaaS企业要盈利,必须积累很多的客户并提高其留存率。

对客户的责任感能够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最终让客户对产品价值认可、形成忠诚度,从而提升服务的续订率;高续订率可以很有效地对前期推广营销成本、大量研发和服务成本进行平摊,最终保持良好现金流。

业内有观点认为,就中国的SaaS赛道而言,能靠真正靠订阅收入跑出盈利模型的公司屈指可数。实际情况很可能确实如此,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今活到现在的餐饮SaaS公司,无不是始终全力为客户提供价值、留存有一大批老客户和大客户的厂商。

天财商龙CEO孙洪霞曾说过,“一个数字化公司的真正挑战不仅是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落地、进行体系优化、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从而使工具发挥最大价值”,而这也正是独立餐饮SaaS厂商当下最大的价值。

奥琦玮公司创始人孔令博认为,传统软件“已死”,传统靠低价、靠支付佣金、靠变相加价的SaaS服务模型也已经没有了市场。软件公司只有帮助连锁餐饮品牌实现健康的发展和盈利,才有存在的价值。“你想,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既然使用成本为0,又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那么抛弃的成本也同样是0”。

微盟创始人孙涛勇在微盟十周年庆典上曾提出,SaaS的真正魅力在于时间和周期的复利。它需要与客户建立深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信任、共赢和持续增长。只有当SaaS公司真正重视客户价值和成功,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的复利增长。

一些大型餐饮品牌如麦当劳、瑞幸、西贝等出于种种原因选择自研,自己组建了餐饮智能化开发团队,从零开始做起,打造自己的数字化系统,也获得了成功,但更多想要实现同样结果的企业,投入了巨额资本,但最终却每年亏损几千万元,不仅没能收获稳定、有效的数字化能力,很多还以IT团队减员、解散等“悲惨”结局收尾。

相比之下,一些新锐餐饮品牌则选择了和深耕餐饮行业多年、服务中大型连锁客户的SaaS公司合作,高效推进企业的数智化。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这就类似于具备专业资质的房地产公司把毛坯房盖好,房主入住前进行精装修,省去了自己打地基等的投入,只需要很少的资金就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且独具风格的私人家园。

已经在国内一线城市、珠三角城市开设了超过100家直营门店的湖南菜品牌“农耕记”就是其一。

农耕记之所以成功,法宝就是创立了一套湘菜业态极致性价比模型,而这套性价比模型能够运转,最终还是要紧密依靠一套贴合自身经营特点的数字化支撑体系,包括业务中台、餐饮连锁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以及后厨KDS智能出品等关键环节。

农耕记很清楚数智化系统的价值,所以在每一场景的数字化升级上都想要精准提效,也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支持定制化需求。

举个例子,极致性价比的核心是菜品的性价比,这就需要SaaS提供后厨智能出品管理系统,帮助农耕记实现从预制、配菜、控菜到传菜、划菜的全方位优化;通过智能预估销量,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未来日期的菜品需求,确保食材的精准采购与预制,以此来减少浪费、提升效率。

在配菜环节,系统根据销售数量智能分配出品,减少人为干预,确保出品的高效与公平;控菜大屏则实时显示菜品状态,对异常进行高亮预警,确保每一道菜品都能按时上桌,提升顾客满意度。

餐饮数智化系统没有束之高阁,而是稳稳落地,其价值是可以评估出来的,最终,农耕记在数字化体系辅助下实现了经营目标,门店不断扩张,如今已经奔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成为首个在出海第一阶段获得成功的湘菜连锁品牌。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现金流为王,不能为客户带来持续价值的服务终将遭到抛弃;不能以价值维护住新老客户,现金流流入减少和成本流出的增加,叠加起来让企业入不敷出,最终出局。

新机遇在于为效果负责的能力,主动应对未来多元挑战

类似农耕记这样对SaaS系统有较强认知和操作能力的企业,其实并不普遍。餐饮SaaS企业不断推动SaaS产品的迭代与进化,但是传统的餐饮品牌、单店以及小规模连锁品牌并不具备用好SaaS产品的能力。

基于餐饮业的复杂性,很多企业都没有聘用专业的数字化运营人员,更不用提全局的数字化战略规划,也就无法借助SaaS达成预期的业务结果。中国餐饮领域的数字化整体还处于“认知觉醒”的阶段,大多数企业对于如何有效地推进数字化还在摸索中。

这是一个困境,同时也成为了餐饮SaaS的新机会,可以带来突破原来接近极点曲线之外的第二曲线——比其它厂商更进一步将客户业务与工具技术融合,将数据与运营融合,主动为效果负责。同时,也并非一味跟着客户的需求走,最终把自己累死。

已经可以看出端倪,独立餐饮SaaS厂商正在尝试穿越第一曲线、来到了第二曲线的阶段——从想客户之所想的角度,积极为特定的餐饮企业最终使用SaaS的结果负责,而并非仅仅卖出一套软件系统而已,最终牢牢收获客户的长期订阅。

未来,挑战可能会从更多角度袭来,比如当下最火热的AI技术。随着如今商业体系中智能化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对于to B业务,已经有纯AI公司利用大数据模型开始染指SaaS。

餐饮SaaS企业要应对这场变革,首先就是做好数据模块的整合和各种业务场景搭建。像天财商龙就在这两年里开始对其26年的行业数据和经验积累进行AI化,训练出一套适应餐饮行业的AI模型并在自己的产品中应用落地。

筷玩思维始终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不仅仅要低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

餐饮SaaS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必然要时刻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积极探索新事物、新技术来完善自身,避免前浪被后浪攻陷。

结语

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曾是冬天的孩子。

新兴行业尤其讲究一个“顺势奔跑,逆势蓄能”,长远来看,中国Saa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餐饮领域的to B服务更是一场持久战,终会跟随餐饮市场的复兴而再次伟大。

在当下的大考中,交付不是终解,专注优势、提供独特产品价值和用户体验、聚焦客户帮助成功、拓展生态集成服务场景等,这才是永恒的题眼。

继而,随着中国餐饮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也会有更多新锐餐企迫切需要成长为全球性餐饮连锁品牌,门店遍布全球各大城市的街巷,而这伟大梦想的背后,必然首先需要实现高水平的中餐现代化,而这可能就是餐饮SaaS下一个十二年的大考了。

我们筷玩思维始终相信,在中国餐饮SaaS这条路上,永远积极,眼光长远,强者终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