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百润股份杀入威士忌赛道:外资主导、市场小众,业务前景待考

2024-11-28来源:蓝鲸新闻编辑:瑞雪

11月28日讯(记者 朱欣悦)记者了解到,百润股份(002568.SZ)旗下首批威士忌成品酒已正式上市。

回顾百润股份一路发展,从香精香料,到预调鸡尾酒,再到烈酒,能够看出百润股份清晰的业绩脉络。但在国内,威士忌仍属小众赛道,百润股份在威士忌领域的布局和规划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双品牌入局

据了解,百润股份旗下首批威士忌产品是以崃州蒸馏厂的名义发布,同时推出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崃州”和单一调和威士忌“百利得”两个品牌,同时,两大品牌旗下首款创世版产品也一并限量发布上市,官方售价均仅为399元/瓶,分别限量发售10000瓶。

百润股份在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也进一步证实,公司威士忌业务自2021年开元桶灌桶仪式至今,在满足国际标准三年的桶陈酿要求下,今年会推出成品酒产品。11 月新品发布会将正式官宣崃州蒸馏厂的首批威士忌成品酒。

业内对于百润股份此次同时推出双品牌威士忌表示看好。中国银河在研报中指出,百润股份从一开始就把单一麦芽威士忌和调和威士忌这两种有所差异的业务条线框架搭建起来。我们预计单一麦芽威士忌未来会持续向品质方向纵深推进,未来可以年份等元素作升级,同时以特色桶型风味赋予其差异化;调和威士忌未来会向产品风味样化方面充分延展、组合,产品矩阵构建、产品迭代速度以及品牌定位等与单一麦芽或有差异。同时,两个品牌可以降低分散风险,降低试错成本。

据了解,此次双品牌发布,销售渠道方面将先从文化体验中心售卖,逐步于上海崃州吧、广州崃州吧、崃州烈酒文化体验中心线下销售,线上渠道仍在开拓中。双品牌对应的流通产品预计将于25Q1陆续发布,产品线望进一步完善。

对于未来流通产品的渠道,东吴证券认为,预计后续主要选择RTD经销商及烈酒/白酒经销商进行运作,优先布局餐饮、零售、团购渠道,夜店渠道以自然渗透为主,并重点聚焦广东、福建等洋酒饮用习惯较好的区域。伴随产品矩阵完善、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品牌力提升,百润股份对于威士忌业务的3年目标兑现成效值得期待。

转型之路

百润股份于2011年在资本市场亮相,彼时其主营业务聚焦于香精香料制造业,年度营收约为11亿元,净利润尚未触及5000万元大关。公司的控股股东及掌舵人刘晓东,同时身兼百润股份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

2014年,百润股份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斥资55.63亿元收购刘晓东等人持有的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简称:巴克斯酒业)100%股权,此次交易溢价率高达22倍。巴克斯酒业专注于预调鸡尾酒市场,而当时该赛道正如日中天,吸引了众玩家竞相涌入。

自2015年完成收购后,百润股份的主营业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预调鸡尾酒业务和香精香料业务并驾齐驱,其中预调鸡尾酒业务在巅峰时期曾占据公司总营收的90%以上。资本市场也对预调鸡尾酒赛道青睐有加,百润股份的股价在2015年一度攀升至40元的高位。

然而,好景不长,预调鸡尾酒市场迅速降温,众跟风进入的竞争对手纷纷退出舞台。百润股份却选择了坚守并扩大投资,最终成功熬过了行业寒冬,以“剩者为王”的姿态稳固了预调鸡尾酒市场的龙头地位。

然而,经历过波动的百润股份筹备新的业绩增长点,并将目光投向了烈酒市场(威士忌)。

事实上,百润股份做威士忌的跨度并不大。烈酒作为预调鸡尾酒的原料基酒之一,与百润股份的原有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布局烈酒市场不仅有助于百润股份的业务拓展,还能为其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同时,经过十年的市场培育和积累,烈酒市场已经逐渐崭露头角。从市场数据来看,威士忌特别是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从整体经济环境来看,房市和股市的低迷使得游资和资本在寻找新的投资热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威士忌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增长。从长期来看,百润股份是在期待烈酒能够成为其继预调鸡尾酒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是称。

元化布局

百润股份在威士忌领域积极布局的同时,亦有其他业务规划。据公司透露,未来将推出以威士忌为基酒的预调鸡尾酒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预调鸡尾酒生产基地的扩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上海基地已顺利竣工,天津和广东基地的扩建项目也在有序进行。

在财报中,百润股份还提到,2024年将加快烈酒基地升级项目的建设进程,以确保高品质烈酒的高效供应。同时,公司将继续围绕专业品牌形象、高品质产品和有效渠道渗透等方面,开展高品质白色烈酒(如金酒、伏特加)的市场运营。

然而,尽管百润股份在威士忌领域有着积极的布局和规划,但业内人士认为,威士忌要成为公司的支撑产品还为时过早。根据欧睿数据,中国威士忌市场份额前五名均为国外酒企,占据了高达67.01%的市场份额。这些进口威士忌品牌在中国市场深耕年,已经形成了品牌壁垒。

但从市场数据来看,进口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保乐力加、帝亚吉欧等国外酒企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出现下滑,而威士忌的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也在减少。这反映出威士忌在中国市场并未形成庞大的消费基础,尽管过去十年销售额有所增长,但仍属于小众市场。

酒水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目前国产威士忌在文化、品质等方面存在短板,可能长时间内只能作为产品补充,无法支撑企业的大规模业绩增长。然而,对于一些特色区域品牌来说,国产威士忌仍具有一定的破局与占位价值。

作为舶来品,国产威士忌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百润股份在威士忌领域的布局和规划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