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极氪领克强强联手主动求变,中国正在崛起自己的BBA

2024-12-02来源:时代财经编辑:瑞雪

汽车圈新一轮的整合热潮已经初现端倪。

此前,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吉利控股与沃尔沃汽车将向极氪汽车出售持有的领克汽车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这意味着极氪和领克的资源将进一步整合。

除了极氪与领克整合之外,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品牌重新回归到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App迁移到长城APP……

当下,电动化、智能化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被重塑,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迭代与价格风暴交织,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传统车企的深度变革也随之而至,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体系化的协同能力、对供应链的深入程度、研发和后台的规模效应等成为制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背景下,极氪与领克的整合实为大势所趋。对于此次整合,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极氪和领克的整合,并非简单的合并相加,而是双方业务的深度重组,将为‘新极氪’带来更强的协同效应,助力其快速拓展产品和市场空间。”

寻求更大规模效应

从近期多家车企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整合成为当下汽车圈的一大趋势。

新入局的科技玩家华为尽管不造车,但其将“四界”整合成一个鸿蒙智行,整合的背后是技术的体系力,既关乎产品、成本,更关于用户体验。

极氪领克整合背后,体现了其对于市场和产业趋势的预判,这种预判和战略调整,甚至在“变化”发生之前。

在11月14日晚的吉利汽车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两个品牌虽有不同的定位,但是售价有重叠,如果不整合,必然会带来同业竞争问题。同时,极氪和领克在运营过程当中,也出现了新品在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内部矛盾。另一方面,两个品牌在很多原本可以共享的方面,如研发、架构、销售等,都会出现重复投资的情况。

而极氪、领克身处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发展洪流中,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今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连续四个月突破50%。下一个五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拉低单车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将覆盖全业务线、全产业链。据官方预计,联合采购合并BOM成本将降低 5%-8%,产能利用率将提升 3%-5%,研发投入通过研发协同降低 10%-20%,职能支持部门组织优化将费用降低10%-20%,在激烈竞争的新能源市场,每一个百分点的降本增效,都可能影响市场格局,今天的布局都是在为明天做准备。

事实上,极氪与领克此前均在各自赛道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领克2016年成立,2017年11月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不到6年突破百万、7年累计销量近130万、目前月销3万量级,相比集中成立于2014年-2015年的蔚小理,领克才是最早摸到累计百万辆规模的“新势力”品牌。

从打造中国第一个高端汽车品牌,到EM-P产品爆发成为销量主力,领克07、领克08 EM-P双子星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今年三季度,领克EM-P销量位列高端插混市场TOP3,仅次于理想和问界。

极氪虽然成立仅有三年多,但在20万元以上(单车成交均价30万元)市场已达成超39万台的累计交付,位列中国豪华纯电品牌第一。目前极氪旗下车型价格区间覆盖20万-80万元,多个车型(极氪001、009、7X)成为细分市场销冠,未来主销产品还会向更高价格带扩展。

根据极氪最新发布的销量数据,其已连续3月创交付新高,11月交付27011辆新车,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8%。

二者整合后,两个品牌的发展路径也逐渐明晰。站在战略整合的起点上,到2026年底,“新极氪”的年产销目标是百万辆级别。

具体而言,领克将向更高的价格区间发力,尤其是15万以上的插混市场,需要在更高的价格带达到更大的销量规模。而极氪会进一步完善混动路线,冲击更高、更大的产品带。

极氪在豪华市场的丰富经验可以帮助领克进一步向上拓展,领克可以在多种能源形式、产品谱系,尤其是插混的成功经验,北方市场战略等维度为极氪赋能。

技术整合带来成本优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行业发展的基石。站在技术资产的角度来看极氪与领克的整合,极氪领克整合后,两个品牌仍然保持相互的独立性,但在产品背后,在技术上应该要趋同、平台化,才能提升协同效应,提升竞争力,对用户也有利。

从技术的落地成效来看,成本和技术是未来新能源行业竞争的核心。战略整合后的摊销也会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势。

据悉,极氪和领克将深度协同、高效融合,从整车架构、电子架构、三电、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通过2-3年的时间进行整合与聚焦。此次整合的核心利益之一,就是产品架构统一、研发能力互补。

极氪拥有SEA浩瀚架构、三电优势、体系研发能力;领克则开发了CMA Evo架构、SPA Evo架构、领克EM-P超级电混技术、智能座舱系统等。

简而言之,极氪拥有“能打”的三电技术,领克则在插混市场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两者之间未来或产生非常利好的化学反应。

目前,插混车型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一大明显增量。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份额表现持续走强,2023年上升到69%的水平,2024年1-9月达到78%的超高水平。2024年中国市场插混份额占比达19%,相比去年的11%上涨8个百分点。

根据官方数据,领克EM-P在整个插混市场的市占率超3.06%,加权成交价超22万,位列高端插混市场TOP3,领克EM-P家族的累计销量也接近25万台,领克07、领克08 EM-P双子星产品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两个品牌之间也存在极强的互补性。

这意味着,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将全面覆盖纯电、插混、燃油等不同驱动形式。

技术研发层面,战略整合后的摊销也会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势,从能源形式,到关键技术,更完整、全自研、垂直整合的技术后台,预计可降低10%-20%的成本,并发挥更好的协同效应。

就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单一品牌达到年销量百万台,大约需要5-8款主力车型支撑,并覆盖多个主流细分市场,整体产品矩阵更有可能达到10款以上。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在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后,两个品牌的主力车型已达到这一数量,未来预计可减少3-5款新车型,以更少的研发投入,实现年销量突破百万台的规模。

技术人才方面,欧洲创新技术中心、欧洲造型中心、杭州湾、上海等地的研发机构都统一归属,成为极氪科技集团未来的技术底气。

剑指BBA

一直以来,高端化是自主品牌汽车的梦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自主品牌汽车以智能化、电动化为契机集体“向上”突围。因此,与行业内其他“挣扎求存”的整合不同,极氪领克整合是为了实现1+1>2,整体品牌再“向上”的主动调整。

战略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将在2024年底就超过50万台的年销量规模,成为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第一个跨过50万台门槛的中国车企,未来也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跨越年销量100万台门槛的高端豪华中国汽车集团。

此前,极氪、领克两个品牌各自都在不同阶段在高端豪华市场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极氪是目前在豪华纯电领域唯一能跟一众新势力企业分庭抗礼的主流车企创新品牌;领克则是中国品牌中第一个突破价格天花板的品牌,并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规模。

可以说,在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中,吉利在燃油时代通过领克成实现中国品牌高端化,在新能源时代则通过极氪实现了豪华+纯电的向上突破。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和用户认可口碑,强强联手战略整合,实现更强大的中国高端制造。

极氪领克整合不止是为了降本增效,避免竞争只是第一步,更清晰的身份表达“中国豪华品牌”才是核心。战略整合的目标也非常清晰,2024年领克预计销量将突破28万辆,极氪和领克的年销量合计预计可达50万辆,未来的目标就是超越BBA等传统头部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打造一个年产销量百万级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

可以预计,到2030年,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是主力企业,将减少至10-12家,年销量100万台很大概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留在“牌桌”上的先决条件就是规模效应。从这一角度,无论蔚来打造乐道品牌等子品牌,还是极氪与领克整合,都是殊途同归,用不同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效应,布局未来竞争基础,提前锁定“门票”。

整合后的“年产销百万级”目标,加之两个品牌目前在豪华、高端市场的占位(价格区间广、销量规模大),未来对吉利控股新能源业务的牵引效果可以预见。

今年年初,吉利集团表示将打造新能源时代的大众,极氪科技集团肩负的使命正如奥迪品牌在大众集团内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同的是,在同一个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下,极氪与领克形成“双子星”互补与延伸,相互区隔又深度协同的品牌调性,将为新能源和智能时代的高端出行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