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外卖小哥:生活不易,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

2024-12-31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截图意外走红,引发了公众广泛讨论。截图显示,南京某小区因安全及形象考虑,禁止外卖骑手骑电动车进入,然而物业在接到反馈核实后发现,那位骑电动车的外卖员竟是小区业主。这一戏剧性的反转,迅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面对这张截图,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哑然失笑,随后又感到一丝怅然。类似人车分流的小区管理,在许多城市并不罕见,保安与外卖小哥的冲突也时有报道。但南京这起事件,却以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业主、物业、外卖小哥,三者间的微妙关系,如同“剪刀石头布”,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社会阶层模糊界限的微妙映射。

深入分析,实行人车分流的小区往往“中产”居民较多。而这位业主选择送外卖,或许源于经济压力,甚至可能是中年失业的无奈之举。这样的故事,在当下社会并不少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背负房贷车贷,面对教育医疗等沉重负担,失业再就业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阴影。送外卖,作为一种“兜底”选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甚至成为一种职业选择。

然而,尽管送外卖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退路”,但在内心深处,这份工作依然被许多人看不起。大家习惯用职业、财富、权力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三教九流必须分出个三六九等。这种观念,既根深蒂固,又刻骨铭心。即便是娱乐消遣,也往往带着高低贵贱的“教化”意味,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近年来的短剧,都讲述着“人上人”的故事。

短剧中,外卖小哥往往扮演着善良与势利的冲突脸谱。而在舆论层面,大众对外卖小哥的态度也极易两极化,不是歧视就是过度悲悯。南京的故事是低看了外卖小哥,而广州则出现了过度悲悯的情况。有报道称,广州某桥洞下,不少外卖小哥住在帐篷里,这一场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媒体报道。然而,在关切与同情之余,人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他们并非因为送外卖才露宿街头,而是出于经济考虑或个人选择。

事实上,在地级市、县级市,人们对外卖小哥的看法更为平等和自然。做骑手送外卖,在这些地方是一份再正常不过的职业,甚至是一份不错的职业。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收入、工作环境和强度的相对落差。以美团骑手为例,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的乐跑骑手月均收入可达10865元,而在三四五线城市,这一数字则为7803元。虽然都是辛苦钱,但放在不同的城市和生活成本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骑手群体庞大,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我们带来便利。然而,由于送外卖在许多超一线、一线城市被视为“兜底”职业,因此也引发了“歧视”与“悲悯”共存的情绪冲突。这种矛盾,以前也曾发生在进城农民身上,从“农民伯伯”到“农民兄弟”,再到“农民工”,称呼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态度的微妙变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高教育的推动和技能型蓝领职业待遇的提升,白领与蓝领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一些职业歧视现象也开始减少。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重,无论是骑手还是其他任何职业。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每一份工作,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毕竟,市场是公平的,大家忙忙碌碌,都是为了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人因失业或其他原因选择送外卖作为过渡或职业。例如,曾有一位四川大学硕士生,在“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任职多年后,失业后选择成为一名闪送员。还有一位长沙的骑手,曾是猫扑或凯迪的编辑。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和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外卖小哥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够以更加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看待每一位骑手,尊重他们的劳动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