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陌生人社交应用陌陌,如今似乎已淡出大众视野。近日,陌陌及其姐妹应用探探的母公司挚文集团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揭示出该集团的困境:总营收下滑11.99%,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46.89%,仅录得10.40亿元。这一连串的数字,无疑是对陌陌及探探在互联网舞台上日渐边缘化的直观反映。
自2020年起,挚文集团的营收便持续下滑,陌陌与探探这对曾经的“社交双子星”,如今似乎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更令人瞩目的是,陌陌在望京SOHO长达十年的驻扎,也在去年年末悄然结束,这一变动无疑象征着陌陌时代的落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陌陌式微的同时,陌生人社交赛道并未迎来新的巨头。Soul等应用虽试图接过陌陌的旗帜,但始终未能实现突破性发展。二狗、她说、皮蛋、青藤之恋等小众应用更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气候。这不禁让人发问:陌生人社交,究竟怎么了?
答案或许在于新一代年轻人社交习惯的改变。随着短视频、内容社区的兴起,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被大量吸引至这些新兴平台。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短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间已达到通讯聊天的两倍之多,而社区社交的月总使用时间同比增长率也位居前列。这一趋势反映出,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内容建立联系,而非传统的社交方式。
以小红书为例,其凭借丰富的生活分享内容,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氛围。而抖音、快手等平台则通过精准的算法推荐,让用户能够轻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比之下,陌陌等传统陌生人社交应用,仍以快速匹配、解决交友需求为核心,这与年轻人追求的“轻社交”模式格格不入。
陌生人社交产品还面临着无法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的困境。尽管许多应用主打兴趣社交,试图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联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些应用往往过于注重效率,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氛围的营造,导致用户难以长期留存。
更糟糕的是,陌生人社交产品还面临着商业化难题。尽管广告、会员增值服务等变现方式层出不穷,但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始终是个问题。尤其是在社交氛围日益变差的情况下,任何收费举措都可能对用户体验造成冲击。这也导致许多陌生人社交应用在商业化探索上显得力不从心。
在孤独经济盛行的当下,年轻人对于陪伴与情感互动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他们缓解孤独的方式却越来越多样,不再局限于社交应用。养宠物、认养动植物、游戏陪玩等新兴方式逐渐兴起,成为年轻人填补情感空缺的新选择。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陌生人社交产品的生存压力。
如今,陌生人社交赛道已被内容平台“侵蚀”,昔日的风光不再。陌陌等应用的辉煌时代已成为过去,陌生人社交似乎正在走向“小而美”的道路。面对这一变化,如何适应年轻人的社交习惯、满足他们的深层次需求、探索有效的商业化模式,将是陌生人社交产品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