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非遗文化热浪下,网红经济能否乘风破浪?

2024-11-26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随着知名网络红人李子柒的复出,一股关于“非遗文化”的热潮再度席卷互联网。这一趋势不仅彰显了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追捧,也让一度沉寂的非遗技艺重新焕发光彩,走进大众视野。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超过10万项,其中不乏人们日常所见的螺蛳粉、沙县小吃等,它们均承载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非遗技艺已成为网红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元素,为平台带来巨大流量。

根据《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的分享量同比增长了36%,每天平均有5.3万场非遗直播,获得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也增长了25.63%。李子柒的回归无疑进一步加深了非遗文化与网红之间的关联,但面对内容创作的瓶颈,其他网红能否借助非遗实现华丽转身,仍是未知数。

在李子柒暂别的三年里,已有不少博主凭借非遗技艺走红,如以打铁花闻名的江寻千、用古法制作各类手工艺品的山白、成功复刻多项传统技艺的李意纯等。尽管他们的热度或许无法与李子柒相提并论,但在互联网这片造神与翻车并存的土地上,他们依然成功出圈。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2023年短视频用户价值调研报告》中可见一斑。报告指出,66.5%的短视频用户观看过传统文化短视频,历史故事、人物、遗迹及特色民俗等内容深受欢迎。这一趋势推动了非遗项目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投稿量激增,其中漆扇的增长幅度超过318倍,簪花和马面裙也分别增长了55倍和15倍。

商业化道路上,头部非遗博主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江寻千、朱铁雄、南翔等博主的视频报价高达数十万,南翔更是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南小翔”,涵盖小笼包、鲜肉酥饼等产品,销量可观。非遗博主的流量优势,让他们相较于其他类型博主,在变现道路上更加顺畅。

然而,非遗赛道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轻松。一方面,内容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年轻人对国潮的追捧和网红圈“剧本翻车”后的市场空白,但“小雅”内容能否取代“大俗”,仍存疑问。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播门槛较高,李子柒的衣柜耗时半年,李意纯的“幢”历经一年多才完成,这些高昂的时间与成本投入,让许多网红望而却步。

非遗技艺虽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流量,但长期来看,能够成为李子柒式人物的仍属凤毛麟角。在非遗消费方面,近年来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非遗商品成交额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37.7%。非遗元素不仅在线上平台受到追捧,线下古镇、博物馆、非遗技艺体验店等地也随处可见其身影。

然而,消费主义的裹挟也让非遗文化面临失控的风险。同质化严重、价格虚高等问题逐渐显现,非遗消费市场的痛点与昔日国风经济、新中式经济如出一辙。古镇的非遗表演大同小异,非遗产品价格普遍偏高,这些问题都在逐渐侵蚀着非遗文化的纯粹与魅力。

面对内容生态的无序化与娱乐化趋势,各大平台开始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投入,试图通过优质内容留住用户。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纷纷推出非遗相关活动,覆盖众多濒危非遗项目,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助力。但平台真的喜欢非遗文化吗?或许,它们更看重的是非遗带来的流量与商业价值。

在李子柒回归后,平台对内容重塑的决心更加坚定。但互联网内容生态的惯性巨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在欣赏李子柒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流量依旧向狗血抽象内容倾斜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