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网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贝壳“青铜时代”挑战:彭永东7亿年薪下,如何破局降本增效?

2025-01-13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投资贝壳找房的投资者心情可谓五味杂陈。在经历了一轮由积极政策推动的股价飙升后,贝壳的股价却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

截至1月10日,贝壳-W(HK:02423)的股价已跌至每股42.95元,较9月份的历史高点73.5元,跌幅超过40%。这一显著的股价波动引发了市场广泛的关注。

对于贝壳股价的大幅波动,市场给出了多方面的解读。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对贝壳的三季度财报表现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担忧也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贝壳推出的“贝好家”战略更是引发了诸多质疑。

尽管贝壳管理层多次强调,贝好家并非要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作为一个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通过C2M理念为合作伙伴赋能,但市场的疑虑并未因此消散。特别是当贝好家在成都和上海核心地段拿地并宣布将自主操盘后,市场上更是出现了贝壳是否要转型为房地产开发商的猜测。

这种猜测不仅让投资者感到担忧,也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贝壳的意图产生了疑虑。有开发商将贝壳的这一举动比喻为华为造车模式的反向操作,担心贝壳会借此机会培养出一个熟悉自己的有力竞争对手。

事实上,贝好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C2M理念和“1+2”业务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产品定位、设计等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服务。这一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例如,电建地产与贝好家合作推出的长安华曦府项目,在开盘后2.5小时内便售罄,销售额高达16亿元。

然而,当贝壳和贝好家开始拿地并宣布自主操盘时,这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市场认为,贝好家的此举似乎是在试图通过独立打造成功的方案样板间,向品牌房企证明其C2M理念和业务模式的想象力。但这种做法却可能让其他开发商产生防范心理,影响贝好家未来的合作前景。

除了对贝好家战略的质疑外,贝壳还面临着盈利能力承压的问题。尽管去年前三季度贝壳实现营收623.3亿元,同比增长8.27%,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32.97%。第三季度,尽管营收同比增长26.8%,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仅为1.13%,显示出贝壳已经进入了低质量增长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贝壳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第三季度,贝壳的毛利率为22.7%,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3%,较去年同期的27.4%有明显下滑。这主要受存量房和租房等业务利润率下滑的拖累。特别是房屋租赁板块,尽管营收增长了21亿元,同比增长118.4%,但成本也从同期的17亿元增长到了38亿元,整体毛利率仅为2.56%。

然而,尽管盈利能力承压,贝壳却并未选择降本增效。同期的运营费用逆势增长了11%至44亿元,使得经营利润率从5.1%下滑至3.2%,整体净利率也下滑至5.17%。这主要是因为在家装家居板块和贝联门店及品牌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

贝壳的研发费用也增长至了5.73亿元,这主要对应着贝好家C2M的出发点,即利用大数据和AI系统去发现未来行业的趋势和洞察用户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似乎也很难实现降本降费。

贝壳的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盈利能力承压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贝壳能否通过贝好家战略实现突破,以及是否会选择降本增效来应对当前的挑战,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行业低迷期,贝壳的核心管理层或许应该与无数“贝壳人”站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应对挑战,加速带领贝壳走向全面复苏。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负责,也是对贝壳未来发展的保障。

贝壳在二手房产经纪市场的领先地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处理好与其他开发商的关系,避免厚此薄彼的问题,也是贝壳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贝壳当前的处境可谓内外交困。面对市场的质疑和挑战,贝壳需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回应投资者的关切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前景,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乐观。

同时,也需要关注公司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一个稳定、高效的管理层和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