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公司的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彭博社报道,受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的预期影响,苹果股价在短短五天内暴跌了17.5%。这一市场反应无疑为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苹果公司的市值也随之蒸发了超过3.64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与股市上的惨淡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在全美的零售店却迎来了异常火爆的销售场面。多家苹果门店的员工透露,由于顾客担忧即将到来的关税可能导致iPhone价格上涨,因此纷纷提前抢购,部分门店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往年同期水平。这种恐慌性购买的现象在全美范围内普遍存在,让不少店员都感到惊讶。
在纽约的第五大道旗舰店,员工们形容现场的气氛就像假日季一样热闹,但顾客们的脸上却写满了焦虑。尽管没有新品发售时的排队盛况,但在非传统销售旺季出现如此激增的客流仍然十分罕见。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顾客对关税政策的担忧,也凸显了苹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为了应对可能的关税影响,苹果公司也在积极调整其供应链布局。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已经增加了印度产设备对美国的出口,并将更多Mac、AirPods等产品线转移至越南、泰国等低关税国家。这一举措旨在降低关税对苹果产品成本的影响,从而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有分析师预测,如果新关税政策得以实施,顶配iPhone的价格可能会突破2000美元大关。然而,苹果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可能会通过压榨供应商利润、承担部分成本等方式来维持现价。目前,iPhone 15的起售价仍然保持在999美元不变,这一价格已经稳定了七年之久。这也体现了苹果公司在定价策略上的谨慎和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关税政策的挑战,但苹果公司并未因此放慢其扩张的步伐。例如,Apple Tysons Corner零售店近日就重新开业,展示了苹果在零售领域的持续布局和发展。这也表明,尽管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苹果公司仍然对其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