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深度探讨中,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携手腾讯云,共同举办了以“AI技术引领汽车行业新篇章: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主题的论坛活动。会上,腾讯集团高层领导钟翔平,同时也是腾讯智慧出行的掌舵人,分享了AI技术对汽车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钟翔平强调,AI技术的革新应用不仅丰富了用户的驾驶体验,还为汽车制造商在团队协作、创新效率及市场布局上提供了新动力。他指出,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往往聚焦于规模,如同“大鱼吃小鱼”;然而,在快速变革的今天,技术创新能力则成为决定企业进化速度的关键,竞争模式转变为“快鱼吃慢鱼”。
作为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赋能者和生态共建伙伴,腾讯不断夯实其在AI大模型技术、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数字化工具平台以及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腾讯旨在助力车企更高效地运用AI技术,通过提升用户服务、技术创新及组织协同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其市场地位。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AI已成为用户服务的核心驱动力。钟翔平提到,腾讯通过率先接入DeepSeek技术,并对腾讯云TI平台、知识引擎等智能化工具进行升级,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基于“腾讯混元+先进开源”的多模态解决方案,以及灵活多样的AI部署方案,极大地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
腾讯云与梧桐车联的合作案例便是最佳证明。双方基于“腾讯混元+DeepSeek”的双模态方案,实现了车辆知识问答、出行规划、音乐推荐等功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座舱智能体”实现了复杂任务的自主规划与决策,显著提升了用户服务能力。腾讯还在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动AI技术贯穿于销售、运营及客户服务的全链条,助力车企实现用户服务周期的全覆盖。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钟翔平指出,高性能算力、精准数据闭环及可迭代的AI模型是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要素。为应对车企在算力应用成本及效率上的挑战,腾讯整合了算力、网络、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为车企提供了包括智能驾驶合规、云服务和地图在内的完整工具产品,满足其智能驾驶研发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同时,腾讯还助力车企构建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闭环方案,通过一云多形态、一云多芯的部署模式,提升算力应用效率,助力研发工作的提质增效。
钟翔平还分享了腾讯如何让AI成为更懂业务的“优秀员工”。他认为,这需要为大模型注入企业专业知识,搭建专属知识库。为此,腾讯推出了“大模型+知识库”的组合工具,帮助车企快速打造专属AI应用。例如,长安汽车利用这一组合打造的AI说明书,将50多款汽车手册加载至知识引擎,知识构建效率提升了83%,用户问答准确率也从32%跃升至84%。
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加坡、美国、日本、巴西等地设有节点,为比亚迪等企业的全球化组织和业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云服务支持。比亚迪每月在腾讯会议上召开的跨国会议超过一万场,腾讯会议的实时翻译、纪要、总结等AI助手功能,也在深度助力比亚迪的出海业务协同。
面对汽车行业对AI技术的迫切需求,腾讯在2025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宣布,将面向汽车行业全面升级其全栈AI能力,涵盖AI基础设施(AI Infra)、AI开发与应用平台(AI Platform)及AI场景化应用(AI Application)。这一举措旨在帮助汽车行业从模型开发、模型部署到模型应用,全面用好AI工具箱,打造真正实用的AI技术。
目前,腾讯已与超过100家车企和出行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超过九成的车企选择了腾讯云作为合作伙伴。腾讯的座舱解决方案已搭载于超过1500万辆车上,充分展示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