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的华熙生物,其2024年的业绩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玻尿酸行业的领军企业,华熙生物(688363.SH)在最新发布的年报中揭示了转型之路上的阵痛与挑战。
数据显示,华熙生物2024年营业收入为53.7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0.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73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78.13%。这份成绩单无疑是华熙生物自上市以来最为黯淡的一次。
面对业绩的大幅下滑,华熙生物方面表示,这主要是受到管理变革成本、长期战略投入、前瞻性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创新性业务投入、消费品业务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强调,这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
华熙生物的转型之路始于2023年,2024年则被公司定义为“变革元年”。在这一年里,华熙生物启动了包括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以及推动企业数智化等多个项目,力求通过全面变革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这一曾经支撑公司业绩的主力板块,如今却成为了拖累整体业绩的“重灾区”。年报显示,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这也是该业务连续第二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在2024年年报中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并调整了相关事业线的名称。公司表示,这一调整意味着业务重心将更加聚焦于皮肤科学领域,致力于将前沿的生物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护肤产品。
除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外,华熙生物的其他业务板块表现相对稳健。原料产品和医疗终端产品分别实现了9.47%和32.03%的同比增长。特别是医美业务,华熙生物表示变革效果显著,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57%。
然而,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仍然让市场担忧。华熙生物在年报中提到了多个影响净利润的具体原因,包括加大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以及管理变革相关的费用等。
截至2024年年末,华熙生物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2.48亿元。公司表示,如果下游客户需求、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可能导致存货无法销售,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
尽管公司业绩承压,但公司高管薪酬却出现了“逆势”上涨。2024年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总薪酬从2543.43万元增至4355.02万元。华熙生物方面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提升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推动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变革的过程中,华熙生物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公司创始人赵燕在内部讲话中提到,目前华熙生物依然没有走出危机,这种危机并非仅仅因为业绩的下滑,而是现有组织的熵增已经远远超过了时代允许的速度,必须出重手整顿。
2024年第四季度,华熙生物的第二大股东国寿成达还减持了公司股份。对此,华熙生物方面表示,这是基于国寿成达自身资金需求及市场情况的综合考虑。
华熙生物的转型之路仍在继续,这场“刮骨疗毒”式的变革能否奏效,业绩上的阵痛期要持续多久,仍然牵动着市场的心。但无论如何,华熙生物都在努力通过变革实现自救,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