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视圈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优酷作为行业先锋,其一系列举措尤为引人注目。自二月底传出优酷新领导层要求剧集严格控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后,这一趋势迅速蔓延至整个长剧领域。备受瞩目的大IP现代偶像剧《嘘,国王在冬眠》原定36集,最终也被大幅删减至23集,此举不仅彰显了优酷改革的决心,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影视寒冬真的来了”。
拥有十年编剧经验的张梅感慨道:“尽管多年来我们常谈影视寒冬,但今年算是真正感受到了第一波寒意。”她进一步表示,原本以为2024年已是长剧行业的低谷,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数据同样验证了这一趋势。德塔文统计显示,2024年长剧开机数量为213部,较上一年度下降了9.0%。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更是锐减至23部,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长剧“瘦身”已成为大势所趋。
优酷副总裁谢颖曾在去年底的微博视界大会上透露,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高达50%以上,完播率则徘徊在20%-30%之间。这一数据无疑为限制集数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平台急需通过缩短剧集长度来留住观众。
制片行业内部人士王腾指出,当前长剧行业的形势比预期更为严峻。无论制作公司多么大牌、IP多么热门、演员多么顶尖,项目都有可能遭遇市场冷遇。云合数据Q1报告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破2000万的剧集仅有10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3部。
长视频平台面临的营收压力与日俱增。爱奇艺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0.32%。会员服务收入和在线广告收入均不容乐观。爱奇艺和优酷两大平台尤为迫切地希望通过改革来提质增效、降低成本。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明确提出了缩短长剧集数、减少内容时长的策略。然而,2024年爱奇艺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爆款,曾经凭借《狂飙》创造的辉煌迅速褪色。爱奇艺大手笔投入的多部长剧如《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哈尔滨一九四四》、《仙剑四》等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因内容拖沓、质量不佳而饱受诟病。
相比之下,一些低成本、高质量的短剧集却脱颖而出,如8集的《我的阿勒泰》和12集的《漫长的季节》,它们在豆瓣上获得了极高的评分,成为市场中的一股清流。这些短剧集节奏快、反转多、冲击力强,满足了观众对高密度信息冲击的需求。
优酷方面,其2024年的黑马作品《墨雨云间》和高分剧集《边水往事》均采用了短剧思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传统的大制作长剧则普遍反响平平。腾讯视频虽然看似步伐稳健,但也开始控制剧集集数,年初的开机剧中悬疑短剧集占比最高。
编剧王梅表示,短剧集因集数少而节奏紧凑,反转频繁,情绪冲击强烈,这恰好符合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长剧注水问题日益严重,观众对动辄三四十集的拖沓剧情越来越不耐烦,也不喜欢节奏虽快但套路单一的竖屏微短剧。因此,像《边水往事》和《漫长的季节》这样集数少、质量高的中短剧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然而,这场变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长剧项目周期较长,有的大项目甚至需要一两年的筹备时间。不少原本规划好的30集、40集剧集,在大纲阶段就被要求改为12集、18集,导致结构被打乱、预算重置、班底重排。前期成本消耗巨大,项目执行层面一片混乱。
优酷大刀阔斧地砍掉剧集集数,甚至已经定型的剧集也难逃一劫。《嘘,国王在冬眠》从备案时的36集变更为23集,整整13集的剧情被删减。观众在观看时明显感到剧情前后不衔接,部分情节十分突兀。该剧播出效果并不理想,优酷站内最高热度也未破万。
制片人王腾指出,虽然平台希望通过短剧集来力挽狂澜的方向没错,但短剧集并不等于优质,长剧集也并非全是注水剧。平台过于急功近利地希望所有剧集都压缩在二十集左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甄嬛传》之所以能够长红14年,被观众反复品味,正是因为其深厚的剧情和人物塑造。
这场变革对编剧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编剧的内容创作逻辑被完全颠覆,原本正在进行的长剧剧本被要求推翻重来,符合短剧集的要求。然而,长短剧集的创作逻辑截然不同,编剧们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短剧创作需要精准打中观众的情绪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迎合观众需求,而是应该提供有深度的内容。
目前市场上口碑与收益都极佳的几部短剧集,真正出彩的原因是剧本过硬、内容扎实,而不只是因为集数短。剧集长短和质量并不直接挂钩,平台如果执意“一刀砍”,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观众对长剧失去信任、长视频平台急需突困的背景下,这场变革无疑是一场豪赌。长刀落下,到底是在做减法,还是挥刀自宫,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