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天成
产经 科技 企业 数据 峰会 快讯 商业

无线耳机沉浸感新探索:支持Dolby Atmos的无线耳机究竟能否带来身临其境?

2025-10-23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近年来,无线耳机市场经历了迅猛发展,从TWS真无线、骨传导到如今备受关注的半开放式设计,无不体现出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而在众多技术分支中,支持Dolby Atmos(空间音频)的无线耳机正悄然掀起一场“暗战”。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向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进行了求证,试图厘清Dolby Atmos无线耳机的定义。杜比实验室的回复直截了当:只要播放设备支持Dolby Atmos,用户即可通过任何耳机体验该音效;部分无线耳机支持Dolby Audio(杜比音效),可优化立体声内容;还有少数耳机具备杜比头部追踪功能。杜比实验室未设立专门的认证标准,因此产品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其应用了哪些杜比技术。例如,应用Dolby Audio的产品可使用“Dolby Audio”标识,支持头部追踪技术的则可标注“Optimized for Dolby Atmos”。但核心前提是播放设备本身必须支持Dolby Atmos。

与此同时,我们在杜比实验室的官网上也找到了相关信息。中文官网将其归类于游戏分类,而英文官网则设有独立的“Headphones with Dolby Atmos”页面。

对于影音爱好者而言,Dolby Atmos并不陌生。这项技术与传统的5.1、7.1声道环绕声有本质区别,它以音频对象(Audio Object)为单位,在三维空间中记录位置坐标(X、Y、Z轴)及响度轨迹,彻底摆脱了“声道”概念的束缚,为沉浸式音效开辟了新天地。音效创作者可以自由放置这些“对象”,不再受限于音轨数量。

然而,当Dolby Atmos尝试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时,却面临一个巨大瓶颈——传输速率。以蓝光碟为例,其采用的Dolby TrueHD格式传输速率高达18Mbps;即便是流媒体平台的“降维版”Dolby Digital Plus,也需要768kbps。而无线耳机主要依赖蓝牙传输,其速率远低于此。例如,LDAC和LHDC的理论值虽能支持“降维版”Dolby Atmos,但实际实现需讯源端(如手机、播放器)和接收端同步支持,且需良好的无线环境。现实中,许多支持LDAC的手机仅将其作为“噱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满血”输出。

尽管技术存在壁垒,但商业需求总能推动解决方案的诞生。要实现Dolby Atmos的沉浸式音效,播放端需支持该技术,并在接收、解码后,通过算法将多声道或基于对象的音频数据流渲染成双耳音频,再经由耳机DSP运算还原三维空间的位置和移动感。这一过程中,Apple的Spatial Audio(空间音频)堪称典范。

Apple的Spatial Audio可视为一种“渲染引擎”,专门用于在耳机上重现Dolby Atmos的沉浸式音频,同时增加了动态头部追踪技术。没有Dolby Atmos的元数据,Spatial Audio便无从施展;而没有Spatial Audio,耳机上的Dolby Atmos体验也会大打折扣。Apple的动态头部追踪技术为消费级耳机提供了迄今最完整的Dolby Atmos体验方案。

但这一体验的代价是用户需完全融入Apple的软硬件生态系统。例如,拥有iPhone、Macbook Pro和iPad的用户,若想完整体验Spatial Audio,仍需添置AirPods Pro3,并搭配Apple Music、Netflix等平台播放支持Dolby Atmos的内容。

在探讨Dolby Atmos和空间音频时,有两个专业术语不容忽视:HRTF(头部相关传输函数)和头部追踪技术。HRTF描述了声音从发出点到耳鼓膜的传播过程,受头部、耳廓和躯干等生理结构影响,是创造三维音效的声学基础,广泛应用于耳机、游戏和VR/AR领域。而头部追踪技术则通过追踪用户头部的微小转动,实时调整声音的呈现方式,使声音方向感与屏幕或虚拟环境保持一致,从而增强临场感和沉浸感。这一技术需耳机内置传感器(如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配合,且效果因人而异,同时会降低无线耳机的续航能力。

杜比实验室还为Windows和Xbox推出了官方应用程序Dolby Access,帮助用户在PC和Xbox上配置Dolby Atmos音效,支持耳机、内置音响和外接音响等输出设备。这一应用不仅满足了音乐和电影欣赏的需求,也吸引了大量游戏玩家,他们对沉浸式环绕声同样有着巨大需求。

浙江移动携手公牛集团:以5G与AI织就智能工厂,引领行业转型新路径
近年来,针对公牛集团规模化多基地协同、全链条效率提升及生产安全管控的核心需求,浙江移动联合该集团创新构建“网络底座+全域物联+场景矩阵”三维赋能体系:以跨基地5G专网为互联“骨架”,以工厂生产要素物联为流转…

2025-10-23

企业U盘管理难题怎么破?4种实用妙招,全方位守护数据安全
只读模式:允许读取U盘内容,但禁止将文件拷贝到U盘,防止数据外泄。如果企业希望从硬件底层彻底杜绝U盘使用,可通过修改计算机的BIOS或UEFI固件设置来禁用USB接口。 关于“禁止使用U盘”的4个妙招分享…

2025-10-23

LHDC-96K版本发布:24bit/96kHz传输,高音质与兼容性兼得,推动蓝牙音频升级
该等级蓝牙音频编解码支持24bit/96kHz的高清音频传输规格,可提供高于CD级的Hi-Res音质,让高音质爱好者享受到更细致的音乐体验。LHDC-96K还是少数通过日本音响协会的Hi-ResAudio …

2025-10-23

苹果手机双卡全攻略:从流量切换到高级设置,新手也能轻松掌握
苹果手机双卡切换与流量设置终极指南

2025-10-23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内置ChatGPT与记忆功能,AI浏览器大战启幕
不过,也有网友反馈表示,对于那些每天使用 ChatGPT或任何人工智能的人来说,Atlas这款浏览器提供的附加价值微乎其微,它的目的是吸引那些还没有每天接触人工智能的人,旨在降低门槛,并改善对ChatGPT…

2025-10-22

全球网络音频流媒体市场:规模增长、竞争格局与发展新机遇
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网络音频流媒体生产商主要包括Bluesound(Lenbrook)、Cambridge Audio、Audiolab (IAG)、HiFi Rose…

2025-10-22

Steam错误代码101与7解析:网络问题全攻略,助你畅享游戏
保持网络环境稳定:使用有线连接或确保Wi-Fi信号强度良好定期更新Steam客户端: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Steam客户端,及时获取官方修复和优化使用专业的网络优化工具:如UU加速器这类专业工具可以长期稳定地优…

2025-10-22

iPhone15Plus升级iOS26.1.3体验:流畅度提升,信号续航发热均有优化,可尝鲜
以上就是iPhone15Plus升级iOS26.1.3的真实体验感受,从续航,信号,发热等方面来看优化还不错,如果尝鲜的朋友想升级也是没有问题的,体验上没啥短板,也没有明显影响使用的bug,追求极致稳定的用…

2025-10-22

华为Mate 70 Air现身电信库,或携eSIM技术加入竞争与苹果同赛道角逐
iPhone Air马上就要在国内发售了,这是国内首款支持eSIM技术的手机,随着iPhoneAir的发售,后续也有更多支持该技术的手机,比如国产厂商的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就支持了eS…

2025-10-22

AI浪潮下5800万+中小企业如何破局?中国电信以数智化引擎赋能转型之路
“翼智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五个一”技术与应用创新,从底层标准到上层应用形成闭环:一套端到端的技术标准确保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方案兼容性;一个融合内外部生态的运营平台整合自研与合作伙伴资源,实现能力互…

2025-10-21